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一)——长征一号

发表于 2023-1-31 09:56 |
长征一号研发背景:
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颗中远程弹道导弹东风四号试飞成功,它利用燃烧产生的喷射气流提供推力,推进剂则是“燃料+氧化剂”的组合,可以彻底摆脱燃烧对氧气的依赖,即便在无氧的太空环境也能自由飞行。它的箭体由下至上分为两级,第一级工作结束后便在高空分离,再由第二级重新点火、接力推进。这便是中国运载火箭的雏形。
然而,要实现环绕地球飞行,卫星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能低于180千米,相应的入轨速度也需接近7.9千米/秒,否则将在地球引力和大气阻力的作用下坠入大气层中。
由于东风四号做不到,于是工程师们在原有箭体上继续加级,将其升级为三级火箭,箭体顶部的导弹弹头则被卫星取代,并由整流罩加以保护,避免遭受高速气流的冲击,中国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CZ-1)就此诞生。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成功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长征一号结构介绍:
长征一号由结构系统、推进系统、制导和控制系统、跟踪遥测系统、自毁系统和电源配电系统等部分组成。长征一号总体布局分为三级,采取串联布局,从箭尾至箭顶依次为一子级、二子级和整流罩(内含三子级)。
一子级为圆柱壳,从上至下分别为级间段、杆系、氧化剂贮箱、箱间段、燃料贮箱和尾段。液体火箭发动机通过机架与燃料贮箱后过渡段相连。尾段下部装有燃气舵,外侧对称固定安装4个稳定尾翼。
二子级为“锥-柱”壳,上部是锥形仪器舱,舱内安装有一、二级动力段和滑行段控制、测量及安全自毁设备。液体火箭发动机通过机架与贮箱锥形后底连接。尾段内装有电池及外弹道测量跟踪系统的雷达应答机。4个燃气舵安装在尾段的燃气舵舵圈上。
三子级主体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其上部是仪器架,架中央的弹射器用来固定、支持有效载荷(卫星)。三子级通过锥裙与二子级相连。
整流罩为“锥-柱”壳,半锥角25度。整流罩由两个半罩扣合而成。两个半罩用6个爆炸螺栓连接。罩体上部是玻璃钢锥壳,长1.2米;下部筒壳是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半硬壳结构。整流罩顶部、尾部各置两对火药作动筒供抛罩使用。罩体尾部用4个爆炸螺栓与二子级连接。
长征一号各级之间以及有效载荷与三子级之间均用爆炸螺栓连接。一、二子级采用热分离,二、三子级采用冷分离。整流罩与三子级之间解锁后,由火药弹射筒平抛离开箭体。卫星则依靠三子级上的弹射器分离。
长征一号研发进程:
1966年5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正式定名为长征一号(代号:CZ-1)
1967年11月1日,国防科委决定将长征一号的研制任务由第八研究院转交给第一研究院。
1969年9月上旬,长征一号完成了试车工作。
1970年1月30日,长征一号合练火箭出厂,进入酒泉发射场进行靶场合练,长征一号火箭的一、二级点火试验成功。
1970年3月26日,长征一号火箭正式出厂。
1970年4月8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场技术阵地完成第一次总检查。
1970年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专门听取了发射前的汇报。
1970年4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批准火箭、卫星进入发射阵地。
1970年4月20日,周恩来总理通过国防科委电告发射场:要“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准确入轨,及时预报。”
1970年4月24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批准用长征一号发射中国卫星“东方红一号” 。
东方红一号卫星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44秒,长征一号发射升空,21点45分23秒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入轨。
21时48分,测控中心正式确认,星箭分离,卫星已成功入轨。消息传到发射场,所有人都热泪盈眶,就此,中国正式达成“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
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东方红”乐曲,声音洪亮。
22时,守候在电话机旁的周恩来总理听到了罗舜初的报告:火箭一、二、三级工作正常,卫星与火箭正常分离,卫星入轨了。
新闻播报之后,全国都沉浸在一场空前的欢腾之中,从城市到乡村,从首都到边境,人们都在庆祝这一伟大成就。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功入轨后在太空中坚持运行了28天,最终因为电池电量耗尽,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至今,东方红一号”的依然在2000公里以上无声地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着,代表中国人民对于星辰大海的期望,俯视着中华儿女。
下一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长征二号。为发射低轨道的重型返回式卫星,长征二号投入研究!
来源: 智感天图

内测

GMT+8, 2024-9-7 00:33 , Processed in 0.043814 second(s), 15 queries .

返回顶部